我们的邮箱地址:

foreignpolicy@att.net

致电我们:

13659630013

项目展示

  • Home
  • 30万人上街游行,塞尔维亚爆发“内乱”:欧盟俄罗斯只能选一个?

30万人上街游行,塞尔维亚爆发“内乱”:欧盟俄罗斯只能选一个?

2025-04-12 21:59:10 12


【军武次位面】作者:金色轰炸机

3月15日,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,英国和德国的主流媒体认为,至少有10万人走上街头。部分独立媒体则报道,实际人数可能高达30万人。这是塞尔维亚几十年来爆发的规模最大的抗议活动,虽然并未出现大规模暴力事件,但已对社会秩序形成了巨大冲击。如果控制不好,有向内乱方向发展的可能。

▲塞尔维亚数十万人走上街头,图片来源:网络

本次大规模抗议的直接导火索,是2024年11月的“诺维萨德火车站坍塌”事故。当时坍塌导致十余人伤亡。这件事本不起眼,但许多人认为事故的根源在于塞尔维亚政府内部腐败,对工程质量监管不力,没有使用合格的安全标准。民众对事故的谴责,逐步上升到了“反腐败”层面,进而引发了塞国民众对大量公共设施是否安全的讨论和关切。在部分西方势力的舆论引导下,极端的塞尔维亚人还把批评的声音指向了中国。因为中塞之间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,比如高铁、车站。恰巧出现事故的火车站也是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建设项目,这成为了极端分子借以攻击武契奇和中国合作的借口。

亚历山大·武契奇总统领导下的塞尔维亚前进党一方面被批评腐败,被骂在与中国企业的大型基建项目中“中饱私囊”,另一方面还被批评充当“克里姆林宫傀儡”,是不折不扣的“独裁者”,显示极端民众对他的亲中、亲俄政策很是不满。这些层面的攻击,都是很有目的性的,就是想让武契奇下台。这些声音很刺耳,反映了塞尔维亚面临的“核心困局”:欧盟还是俄罗斯,塞尔维亚当下只能选一个,这几乎是一个“乌克兰式”的困局。

▲“诺维萨德火车站坍塌”事故,图片来源:网络

塞尔维亚近年来经济发展情况波动很大。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,2022年和2023年的GDP增长率均为2.5%。看似不错,但国内发展受限于全球能源危机,通货膨胀和地缘政治压力,直到2024年有了一定的复苏,年增长率达到4.3%。塞国通货膨胀曾在2023年时达到16.2%,2024年有所降低,但财政虽然稳定,总体赤字却比较高,失业率和贫困问题都亟待改善。打个不太形象的比方,塞尔维亚就像是一辆“老旧的破车”,修修补补确实还能跑,有时还能提点儿速,但经不起任何波折,抗风险能力比较差。

众所周知,塞尔维亚外号“巴尔干之虎”,原本是南斯拉夫中的一员。在联盟中是“大哥大”的角色,相当于俄罗斯之于苏联。和当年的苏联一样,南斯拉夫也经历了崩溃和解体的过程,但这个过程比苏联来的更加猛烈——伴随着惨烈的战争和长期的经济困境。南斯拉夫解体后,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了南联盟,但2003年黑山决定退出,2006年塞尔维亚“被迫”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家。

6686体育官网最新版

▲南斯拉夫,图片来源:网络

当南斯拉夫还是一个团体的时候,塞尔维亚有斯洛文尼亚、克罗地亚、波黑、黑山、科索沃、马其顿等的支持。这些加盟国共同组成了一个上千万人口的经济市场,内部还有着丰富的矿产和能源,足以自给自足。当南斯拉夫崩溃以后,塞尔维亚自然失去了这些赖以生存的重要倚仗。比如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因为拥有着比较好的工业和经济基础,两者加起来曾在南斯拉夫中占到经济总量的35%左右,还是南斯拉夫与欧洲进行贸易的窗口与桥梁,它们一独立,塞尔维亚发展经济就很难了。

惨烈的战争导致上百万人流离失所,过去辛辛苦苦几十年,建立起来的基础设施也大量被破坏,光是恢复到战前水平,都得10几年20几年的时间。北约的武力干涉和西方的经济制裁,又进一步的加重了塞尔维亚的经济问题。虽然塞尔维亚短暂和黑山抱团取暖了一段时间,但是无奈什么也改变不了。2000年左右,塞尔维亚已经几度“废钞”,最严重时物价曾膨胀313万倍,失业率超过50%,国家基本上丧失了对经济的把控能力,民众收入锐减2/3,人均GDP水平一下倒退了几十年,当时的米洛舍维奇政府自然遭到万民唾弃。

▲米洛舍维奇(Слободан Милошевић),图片来源:网络

2000年以后,塞尔维亚为了恢复经济,疯狂引入外资,最多时外国资本占GDP总额超过14%,到达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水平,国家经济有被外国资本把控的风险。2006年黑山独立,2008年科索沃也宣布独立(不被塞尔维亚承认),都严重冲击了塞尔维亚的经济发展和外国资本投资。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塞尔维亚的经济,那就是完全取决于欧洲和外国资本的“帮扶”只要外部市场好,塞尔维亚经济发展一度能飙到5%以上,但是外部市场不好,GDP可以直接变成负的(参考2014年)。

对塞尔维亚来说,俄罗斯和中国分别是第一和第二大的战略级合作伙伴。俄罗斯为塞尔维亚提供市场和能源,一定程度上也提供安全庇护。中国则作为“世界工厂”,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货物。但是,中俄和塞尔维亚的进出口贸易总额,加起来也不超过50亿美元。塞尔维亚与欧盟之间的进出口贸易,却高达700亿美元。塞尔维亚对哪边的依赖程度更高,不言而喻。

▲示威的塞尔维亚人,图片来源:网络

塞尔维亚民族从本质上来说,和俄罗斯人拥有一样的祖先。早先斯拉夫人到处迁徙,从严格意义上来说,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可以被认为是东斯拉夫族群,塞尔维亚这边可以被认为是南斯拉夫族群,乌克兰则可以被认为是西斯拉夫族群。但这种区别,也就类似于中国不同省份的人之间的区别,严格意义来说都算不上民族区别。塞尔维亚人在很多问题上的表现,和俄罗斯人几乎如出一辙:擅长以暴力解决问题,但对发展经济可以说是基本不怎么懂。

塞尔维亚从南斯拉夫解体后,一直受到经济方面的剧烈冲击,人民生活水平时好时坏,但是总体止步不前。塞尔维亚在2009年就已经递交了加入欧盟的申请,并希望在2025年实现。但塞尔维亚的工资水平,在欧盟里是垫底存在。当普通民众看到欧盟国家人群的优质生活时,难免产生艳羡之情。所以摆在桌子上的问题就很明显了,塞尔维亚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只能选一个。如果选择了俄罗斯,就选择了民族和历史情怀,但生活不会得到改善。如果选择了欧盟,则需要按照欧盟的标准来改革国内政治、经济,还要承认科索沃的独立,最终彻底与俄罗斯甚至是斯拉夫文化切割,把自己“卖”给西方。

30万人上街游行,塞尔维亚爆发“内乱”:欧盟俄罗斯只能选一个?

▲武契奇,图片来源:网络

2022年俄乌战争尚未爆发时,武契奇尚且可以对这个问题搁置不理,以谨小慎微的状态“在钢丝上跳舞”,尽可能抑制国内极端亲西方势力和极端亲俄势力之间的矛盾。但是2022年后,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难以平衡了。加上俄罗斯在战争后实力的相对下降,西方视力也很想借助这个机会,一举促成塞尔维亚对中俄的“反水”:先通过“颜色革命”让武契奇下台,之后让塞尔维亚投靠西方。不仅剥夺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,也拿走了中国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和海外市场。由此观之,一个小小的火车站坍塌事故才会被无限放大,最后发展到了几十万人上街游行的地步。如果放在过去,当塞尔维亚国内有出现内乱或者企图推翻武契奇的苗头时,俄罗斯的空降兵或许还能在关键时刻帮一把,但如今已然没有这个可能了。

如今尽力平衡各方势力的武契奇的尴尬处境,颇有点像当年乌克兰的亚努科维奇——两者都是在尽可能的维持国内不爆发内乱冲突,尽力平衡各方势力,维持表面上的和谐。但民众的“绑架”,外部势力的“干预”,“代理人”的出现,导致这种平衡越来越向失衡的方向发展。即使作为旁观者,也没人希望塞尔维亚成为“第二个乌克兰”。但未来事情怎么发展,还真是不太好说。

发表评论